(1)项目单位概况
重庆市南宾工业园区开发业主为石柱县南宾工业园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700万元(国有独资)。
该公司于二○○三年八月七日根据石府发〔2003〕168号《关于成立南宾工业园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文件精神进行组建,其职能是负责园区开发建设,并为园区业主提供协调服务。
(2)项目简介
①必要性:园区建设是一个对外的窗口,有助于扩大石柱县与县外、市外各地的经济交往,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②石柱工业普遍规模偏小,布局零星分散,集中度低,软硬环境受到限制,难以形成企业群体,企业发展难成“气候”。建立特色工业园区,既能引进适宜县域经济发的企业,又可以把分散的企业适当集中起来,不仅促进企业间的专业分工和协作,又可促使外来企业的新技术、新观念、新资源更快地为县内企业所共享,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这对于加快园区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创品牌,把石柱县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规模经济和特色经济,调整和优化结构,加速外向型经济发展,扩大出口创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重庆市主城区新一轮结构调整的实施,石柱县加大了对外宣传(《发展中的石柱》光盘)和招商引资力度,相继出台了优惠政策。县外及境外的一些企业将陆续来石柱投资,一些“退二进三”企业也将迁至石柱,由于建厂地点分散,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供应难以整合保证,既加大了园区资金投入又影响了投资者积极性。建立工业园区,以园区为载体,以良好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为保障,能够更快、更多地吸引这些企业落户石柱,这既是石柱人民的愿望,这也是众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
④建立工业园区,能引进开发新项目、新技术,闯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特色优势明显、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⑤建立工业园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企业可共享,仓储设备、公用设备可以共同规划、使用,这对降低企业运行费用,减少成本大有好处。同时,建立工业园区,可减少污染源及污染区域,保护生态环境,在小区内可对“三废”集中治理,节约“三废”治理投资和营运费。
(3)建设规模:8km2(其中施展才能区1.48km2,拓展区6.68km2)
(4)项目总投资:16亿元
(5)建设条件
①中共重庆市二届二次全委会提出“全面推进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奋斗目标和新世纪前20年分“三步走”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加快“三大经济区”建设,大力发特色经济,构建新的经济格局。石柱县处于三峡生态经济区,这必将对石柱县园区建设及全县经济发展起作重点的作用。
②县委、县政府积极支持建立工业园区,全县51万各族人民有“工业强县”的观念和建立工业园区的迫切愿望,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这为建立工业园区提供了先决条件。
③重庆直辖以来,石柱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尤其是交通、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等得到较大改善。公路建设以每年新(改)建60公里、硬化50公里的速度推进,打通了城东、城南、城北出口通道,实现了100%的乡镇、70%的行政村通公路;建成了彭石、石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天然气管道输气工程;旧城改造步伐加快,生态形山水园林城市已经形成;通讯覆盖面达95%以上。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开放度越来越高,吸引力越来越强。
④资源优势突出。一是农副产品资源丰富。黄连GAP规范种植面积0.2万亩,年产量0.1万吨左右,占全国的60%。圈养优质长毛兔250万只,年产兔毛0.12万吨。蚕桑基地4万亩,年产蚕茧3万担。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常年拥有中药材品种307科、1700余种,年产中药材1.5万吨,魔芋种植面积0.8万亩,年产魔芋5万吨。莼菜种植面积0.55万亩,年产莼菜0.55万吨。辣椒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优质辣椒0.4万吨。2002年全县主要农副产品自营出口、供货出口总值达2000万美元,今年7月4日由市外经委、农办、农业局、中小企业局等部门的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同意石柱县为重庆市2003年至2006年度农业产业化产品出口基地县;二是畜产品资源丰富。常年生猪出栏3万头,菜牛5万头,肉牛15万头,水产品产量8万吨。三是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1.54亿吨,天然气储量250亿m3,石英砂露采储量400万吨,铅矿储量 D级122吨;三是人力资源丰富。石柱县每年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30000人,其劳动力价格低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三项目效益分析
按渝委发〔2002〕28号文件精神进行测算,工业园区施展才能区建成后年实现总产值28亿元,税收4亿元,投资回收期1.2年。
(7)合作方式:合资或独资
(8)项目前期工作情况:已完成申报材料报市园区办待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