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基本情况
重庆地处中国中西部,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3200多万,常住人口2800多万,拥有三千年的巴渝文化底蕴。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直辖十周年之际,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唯一以省为单位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我国规划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只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和重庆,这当中,重庆是西部唯一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辐射人口达2.5亿人。
重庆位居中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承东启西、接北传南的区位优势,已经有1000多公里高速公路、5000多公里高等级公路、1000多公里铁路,将形成8条高速铁路、8条高速公路和11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通向各地,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万吨级船舶常年通达,是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最大的交通枢纽。
合川区基本情况
重庆最美丽城市——合川,地处重庆西北部,紧邻重庆主城区,是重庆规划建设中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和“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板块,因嘉陵江、涪江、渠江在城区交汇而得名,有“三江明珠”之美誉。合川是以低山丘陵和台地为主的丘陵地区,海拔高程在210-380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8°C。幅员面积2343平方公里,辖2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53万。其中,主城区面积3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已具中等城市规模。
合川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建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曾是古代巴国别都。公元前314年始设垫江县,公元前316年建县,公元556年改置州,历为州、郡治所,1992年撤县设市,2006年撤市设区。合川人文代衍,周敦颐、张森楷、卢作孚、陶行知等历代名人在此授教创业,周恩来、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在此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30元,工业总产值158亿元。全年招商引资新签项目98个,协议投资308亿元,到位资金32.8亿元,为合川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合川与时俱进地提出了“3421”发展思路:围绕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实施富强合川、美丽合川、平安合川、德润合川“四大战略”,抓好发展与民心“双十工程”,推进“百个重点工作项目”,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合川特色的发展之路。
多情三江水,好客合川人。合川人民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到合川旅游、考察、投资、发展,与我们一道,携手共创合川更加辉煌的明天!
美丽的山水宜居宜业之城
合川三江汇流、群山环抱、翠峦叠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既有蓝天碧水青山、白墙灰瓦绿树的和谐美景,又有钓鱼城的坚韧不拔、卢作孚的实业救国、陶行知的甘于奉献、于成龙的清正廉洁、刘文学的公而忘私精神等文化底蕴,滨江公园、体育场馆、文化艺术中心、规划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市政设施已趋完善,城市绿化率达35%,常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标准。草街航电枢纽2010年蓄水后,更加秀美的三江,将成为合川的翡翠项链,是一座美丽怡然的宜居之城。
合川处江河之要冲,上风上水,历为商贾云集之地。初步形成了以双槐电厂、沥鼻峡煤田等为主的煤电能源产业,以香港昌兴集团、拉瑞特种水泥等为主的水泥建材产业,以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等为主的教育产业,以温州成功集团、重庆银翔集团等为主的汽摩及零配件产业,以香港查氏集团、上海金考拉等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以德佳集团、农垦集团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重百、新世纪、国美、苏宁、ITAT等品牌商贸企业在合川均设有大型卖场,众多的餐饮名店、星级酒店分布城区,是一座繁荣兴盛的宜业之城。
优越的区位
合川紧邻重庆主城区,是重庆的北大门,是重庆西北部水陆交通枢纽和重庆通向四川北部、陕西、甘肃等大西北省区的交通要道和“经济走廊”,与成渝地区10多个区市县接壤。东邻渝北区、岳池县,南靠北碚区、璧山县,西连铜梁县、潼南县,北接武胜县、蓬溪县,辐射人口达1800多万人。合川正大力与遂宁、南充、广安区域合作,努力构建“合遂南广”经济带。
便捷的交通
铁路
遂渝快速铁路 中国西部最高等级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在合川主城区设有客货运站。该铁路按公交化方式运行,到重庆主城仅需15分钟,到四川成都仅需2.5小时,遂渝快速铁路复线将于今年动工建设。
襄渝铁路 途经我区三汇、清平、土场三镇,并设有站场,襄渝铁路复线合川段已建成通车。
兰渝铁路 中国西部的交通大动脉,中国通向欧洲最便捷的物资大通道,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2008年已动工修建,在合川与遂渝快速铁路并轨。
公路
合川公路将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导,“六纵六横、一环八射”公路为骨架的交通网络。
渝武高速公路 向南至重庆主城区约57公里,仅需30多分钟,进入重庆市高速公路网;向北至四川南充,进入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到成都仅需2.5小时。
遂渝高速公路 距合川主城区约27公里,经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合(川)段进入四川省高速公路网。
212国道 重庆至兰州国道,贯穿境内南北。
水路
合川水路通航里程达320.5公里。草街航电枢纽蓄水后,嘉陵江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常年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中洪水期2000-3000吨级货船可到重庆寸滩保税港、重庆朝天门码头直至武汉、南京、上海。
石盘沱综合码头集煤碳、化工、水泥、集装箱等运输于一体。
航空
合川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经重庆二环高速公路约60公里,车程约40分钟。
合川交通四通八达,已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体,港口、机场为依托的综合、立体、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富饶的资源
水资源丰富 合川水资源得天独厚,江河众多,水甲西部。共有嘉陵江、涪江、渠江3条江,99条河溪,总长1990公里,水域面积达77平方公里,年过境地表水流量为73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一条半黄河。
矿产资源丰富 合川已探明矿产资源达20多种,其中煤炭远景储量18.2亿吨,岩盐储量达160亿吨,石灰石储量55亿吨,煤层气储量704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达700亿立方米。
农副产品资源丰富 合川是重庆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区,全国著名的农业高产区之一,被列为国家商品粮、瘦肉型生猪、商品鱼、水果生产基地。年粮食总产量70多万吨、蔬菜产量70多万吨、出栏生猪120多万头、家禽1200多万只。
能源建材资源丰富 合川是重庆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已建成的电站装机容量为74.5万千瓦,重庆市规划的新增1000万千瓦发电项目中,合川就占了1/3以上。现有水泥产量540万吨/年,正在建设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产能达900万吨/年,到2010年,合川新型干法旋窑水泥产能将达到1200万吨/年以上。合川砂石年均储藏量约110万吨,卵石资源储量达5亿吨以上。
旅游资源丰富 合川境内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佛教禅宗文化胜地——涞滩古镇,还拥有重庆市第二大人工湖泊双龙湖,九峰山森林公园,龙多山等众多旅游资源。
优越的服务环境
服务周到 我区设立的行政服务中心、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以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为外来投资客商提供全方位服务。
制度完善 我区对外来客商的投资项目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全程项目代办制等制度。
审批快捷 以直辖市独有的行政管理架构,重庆市政府针对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下放了92项行政审批权,使我区享有地级市管理权限,管理体制灵活,项目审批快捷、方便。
融资宽松 我区金融机构就具有片区管理的职能,2008年末区内各项存款余额达191亿元,存贷比仅为43.46%,在合各金融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积极为企业融资贷款。
治安良好 自1998年开始,我区在治安环境方面历年获得全国先进县(市)称号。
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
劳动力成本较低 合川拥有大量的具有较高素质和较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常年有40多万人长期在外务工,拥有1万多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20多万人的产业队伍。拥有8所高等院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能为企业培养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水电气价格较低 工业用水基准价格为2.05元/吨;工业用电价格为0.574元/度;工业用气价格为1.667元/立方米。
土地成本价格较低 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国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全国土地等别共分为一到十五等,价格逐渐递减,合川土地等别靠后,为十二等。
基建及运行成本较低 合川是重庆重要的水泥、河沙、石子供应基地,将大大降低企业的建设成本;城镇土地使用税额较低,房产使用税税额也相对较低,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运行成本。
综上所述,合川的生产要素成本比东部发达地区低40—60%。
备注:此价格为参考价。
产业投资导向
重点鼓励和支持客商投资以下产业:
工业 煤电能源、水泥建材、盐气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生化医药、电子元器件及信息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
商贸服务业 机动车交易、农资批发交易、旧货交易、小商品批发、建筑装饰批发、农副产品批发、中心镇农贸及其它生产要素、生活消费品等大中型专业市场,大中型百货卖场、知名品牌(专营)连锁店、餐饮、娱乐、星级酒店、出版、印刷包装、音响制品、创意产业、金融、信托、证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设立分支机构,现代物流业、会展服务业等。
农林畜牧业 苗木、花卉种植等生态观光农业,中药材、果蔬等规模化种植,生猪及水产品、鸡、鸭、鹅等家禽规模化养殖,经济林、商品林种植及深加工。
教育卫生 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及专业培训机构、科研院所及各类研发机构、民营医疗机构、体检康复训练中心等。
基础设施及房地产 道路、桥梁等BT工程项目,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房地产开发及与建设有关的设计、加工制造等。
旅游 钓鱼城及半岛综合开发、涞滩古镇保护性利用开发、双龙湖旅游综合开发、九峰山森林公园、龙多山旅游开发、嘉陵江水上运动旅游、特色乡村旅游、白塔片区历史文化街综合开发以及从事旅游服务的旅游企业、特色旅游产品等。